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2021—2035年)》,按照《2024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激发高中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研兴趣和学习热情,武汉大学为北京市第四中学(简称“北京四中”)的高一学生量身设计了大中衔接科普课程《空天探测及相关基础知识》。该课程在武汉大学本科生院的组织和推动下,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合力打造,由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秦昆教授担任课程组负责人和首席教授。9月26日下午,该课程第三讲《日新月异的遥感科技创新发展与应用》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秘书长、研究员、武汉大学校友卫征负责讲授。
卫征研究员以《日新月异的遥感科技创新发展与应用》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遥感科技的原理,以及遥感科技在航天航空、日常工作生活、文化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和深远影响。他向同学们展示了我国研发的多种遥感卫星、遥感飞机,并介绍了遥感科技在月球和火星探测等方面的应用,特别强调了遥感科技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林草、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向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方面的拓展,生动展现了遥感科技如何不断渗透并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卫征研究员还介绍了遥感科技在遗址探测、文物修复、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应用,强调科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有机融合。通过丰富的视频和趣味故事,有效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我国遥感科技的进步与快速发展。
卫征研究员寄语同学们努力学习,未来把科学知识运用到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实际行动中,树立为国服务的科学理念,担负起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在短短的90分钟内,卫征研究员对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了系统梳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此次课程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更激发了他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壮志,引领他们为报效祖国而不懈奋斗。武汉大学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涛副书记、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秦昆教授、北京四中张瑾老师合作组织了本次课程。张瑾老师全程听课,并组织课堂。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直博生王晓悦同学协助组织了本次课程。